笔趣阁 > 清末 > 第三百二十章 保甲制度

第三百二十章 保甲制度

笔趣阁 www.biquxsw.cc,最快更新清末 !

    在掌握日本版籍之前,徐卫本打算将日本按照地域分成八个一级行政单位行省,而原来的一级行政单位县改为二级行政单位府或者市,但现在看来这样的一级行政单位相对国内的行省来说委实太小,索性就保持日本原有一级行政单位县的称谓,将其行政单位改为第三级,之上再设置八个府、市,最后形成单独的日本行省。

    当然,在日本完成统一之前提出更改行政单位的计划还为时太早,不过当前却有一件事是势在必行,那就是在日本建立一套完整的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制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

    儒家的政治学说是把国家关系和宗法关系融合为一,家族观念被纳入君统观念之中,因之便有了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

    及至满清统治中国,这种制度终于形成了与⊕∫,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极为相似的牌甲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远在京都府的维新政府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民意基础,这让他们能够快速征召治下的青壮入伍,在短时间内武装出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而他们的劣势在于武器弹药资源紧缺,在没有外购的情况下其钢铁生产不足以供应军队弹药的使用。而且在失去了关东平原、新潟平原浓尾平原这三处日本最大的粮食生产地,紧靠狭小的大阪平原不足以维持太大的军事力量。

    相对来说,徐卫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他最大的优势就是钱多,这让他在武器弹药和辎重补给方面可以任意挥霍,但是在经过一年多的大肆移民之后。皮尔巴拉地区的人口已经达到它所能够承受的极限,这也预示着军队的兵员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在不考虑从朝鲜征兵的情况下他的军队只能保持不足二十万的规模。

    这场统一日本的战争徐卫并没有打算用于日本有着血海深仇的朝鲜士兵,这主要是防止朝鲜籍士兵在进敱入日本后出现二战后期苏联在德国的暴行而激起治下日本百姓的激敱烈反抗,所以为了补充兵员,招收日本籍士兵是当务之急。

    现在的情况是招收日本青壮入伍比较容易,但能够保持这样的军队在进攻维新政府时拥有一定的战斗力非常困难,甚至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这些日本籍士兵临阵倒戈的境况,而控制这些日本青壮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治下建立一条完整的保甲制度。

    徐卫在军队击溃宫城县和石川县预备役军队后便派军队以营为单位进敱入各县。每县安置两营,以团长和副团长为军事长官,负责消灭各县反抗的地方守备部队和警察,然后再在各县将军队分成以连、排为单位的先遣队,各县治下大的地方用连级军队,小的地方用排级军队,县治则留一个连的预备队。

    现在徐卫治下的日本各地与新中国成立时的情况非常相似,被击溃的预备役士兵在回到家乡后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时刻想着推翻政府的统治。在最初的时候着实为进敱入地方的部队带来不小的伤亡,不过好在反战者联盟和井上家势力及时派人到地方拉拢了一部分愿意投靠的士绅充当各地的官员。随后在这些本地官员的带领下军队实现了绝地反击。

    在军队日渐强势的情况下,各地的反抗势力逐渐偃旗息鼓,等待军队撤离后再东山再起,于是乎整个执政政府的治下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景象,随后徐卫趁势发出了他自担任执政以来的第一道执政令,命令地方官员在军队的配合下建立完成保甲制度。

    执政令规定。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各保就该管区域内原有町、郡、村界址编定,或并合数町、郡、村为一保,但不得分割本町、郡、村一部编入他町、郡、村之保。

    当然,这种保甲编制并不是非常的严格,在普遍的大家长制度下一个大的村落也不过有百户千多人左右,不过这种大的村落都是少数,更多的是十几户或者二三十户为一个村落,这就需要就近合村并甲达到一百户上下为止。

    保甲之上设保长联合办公处,由保长互推一人为联保主任,而保长联合办事处之上设区,区的最高长官为区长。

    执政令还规定,各地户长基本由家长充任,而其上的保甲长名义上由保甲内各户长、甲长公推,但县长查明不能胜任,或认为有更换必要时,得令原公推人另行改推,至于各区的区长却不是由联保主任推荐产生的,而是由县长推荐,经徐卫和政务院院长签字才能生效。

    这份执政令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规定了保甲连坐制度,强制命令各户户长一律签名加盟于保甲规约,并联合甲内户长共具联保连坐保证书,用官面名称为切结书,切结书声明如有为匪、通匪、纵匪等情事,联保各户实行连坐。

    其中,保甲长受联保主任指挥监督,负责维持保甲内安宁秩序,联保主任受区长监督,负维持各保安宁秩序总责,但各保应办事务仍由各该保长负责,而区长则直接听命于县知事。

    保甲组织的基本工作是实施管、教、养、卫,其中管包括清查户口,查验枪支,实行连坐切结;教包括办理保学,训练壮丁;养包括创立互助合作社,实施土地测量;卫包括设立地方团练。实行巡查、警戒。

    保甲制度规定保长受县知事、区长、联保主任之监督指挥,办理下列事项:监督指挥甲长之执行职务事项;执行保甲规约事项;复查本保户口及统计报告事项;关于船户、寺庙及公共处所之编组事项;壮丁队之督率及平时训练事项;辅助军警搜捕匪犯事项;保甲武器之保管支配事项;其他依法令应届保长之职务事项。

    甲长受保长之监督指挥,办理下列事项:执行保甲规约事项;清查甲内户口及编定门牌事项;壮丁之抽选及役务训练分配事项;盘查甲内奸宄事项;辅助军警及保长搜捕匪犯事项;斟酌地方情形,办理互保连坐及监视未经结保之各户行动事项;其他依法令应届甲长之职务事项。

    各户户长还有下列情事,应即报告甲长:出生死亡或婚嫁迁徙,致生户口上之异动者;知有窝留匪犯或寄藏赃物者;知有形迹可疑之人潜入时;水火灾害或疫病发生时。

    保甲制度的建立是徐卫统治日本的第一步。其第二步则是发放良民证,这是在后世抗战期间日本伪政权对中国老百姓的身份管理制度中推行的身份证明,现在徐卫非常恶趣的还给了日本人,不过他的这份二逼青年的欢乐注定是无法与其他人分享了。

    徐卫规定凡是治下十五岁以上的居民都要由当地保长作保到指定位置办理各自的良民证,不过办理良民证的照片徐卫到没有像日本人在中国那样规定必须自带,为此他还专门调拨了两千万中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办理照相业务。

    等到良民证全部发放到治下居民的手中以后,徐卫便开始着手实施他统治日本的第三步,规定凡是行商人员出行经商不仅要携带一份自己的良民证,还要携带一份盖有本地保长和联保主任印鉴的路引。

    同时行商人员如果沿途需要住宿。还要在住宿之前凭借自己的良民证和路引到当地保公所在路引上加盖一份当地的保长印章,然后将这份印鉴出示给想要居住的旅馆,以便让旅馆人员做好备案。

    等到这三步计划全部实施完成以后,徐卫所需要的保甲制度才算真正的完成,到时候新的执政政府在地方上不仅拥有了足够的青壮武力围剿不肯归附的预备役败兵,还能够从这些青壮中择优招募拥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日本籍士兵。

    徐卫相信在完整的保价制度的保障下,那些被招募的士兵在与维新政府作战的时候顶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像诸如临阵脱或倒戈之类的情况是很难发生的。然而在大战之时参战的士兵既不想出力又无法临阵脱逃和倒戈是非常危险的,其结局不是被督战队杀死。就是被对面飞来的炮弹或子弹打死。

    在保甲制度实施期间,驻扎在当地的军队还派出教官为当地训练了一批保公所卫队和联保公所卫队,其中保公所可以拥有一支手枪和两支步枪作为防护力量,联保公所则拥有一支十二人的全部抢卫队,不过这些枪械的子弹都是定量的,每使用一颗都需要做好备注。

    从保甲到保障联合办事处。所有的武装人员都属于民兵编制,其款项按照所需花费由地方直接向下辖百姓征收,而在县和区则设立正规的警察机构,所需费用也由政府一力承担。

    保甲制度实施了一个多月才差不多全部完成,随后徐卫便撤出了分布在地方上的军队。只在每个县保留一个连的守备部队。

    在徐卫命令各地实施保甲制度期间,京都—名古屋沿线也连续发生了数十起交锋,期初的时候是徐卫的军队主动挑衅京都—名古屋防线内的日本军队,试图将防线内的日军引出来歼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主力常备师团逐渐从九州岛偷偷潜回本州岛,也让日军在防线内的势力超过徐卫的军队,于是主动权便回到了日军的手中。

    当然双方的对决并不是仅限于京都—名古屋这条防线,在徐卫忙于在统治区组建保甲制度的时候,维新政府陆军部曾经秘密组织了一个旅团的军队对执政政府统治的地区进行偷袭,希望凭借精锐部队在执政政府的后方建立一片根据地。

    那是在徐卫实施保甲制度半个月之后,日军一个常备旅团从京都府丹后半岛的一处渔港乘坐数十条船分十几次出发,然后在福井县的一处隐蔽的渔港靠岸,在此之前维新政府已经派人在这里秘密联系了一处集结地,并且购买了大量的粮食物资,准备等到整个旅团全部聚集后就从徐卫军队的后方出其不意的发动进攻。

    这次为维新政府提供集结地的是福井县濒临海岸的一个叫山本次二的大地主,此人是一个极端的军国主义分子,不过与之前被徐卫军队镇压的军国主义分子相比他就比较聪明,不仅没有在明面上反抗徐卫执政政府的统治,而且还是一个建立保甲制度的积极分子,因此他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本地的联保主任。

    山本次二在担任联保主任期间不仅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收容了不少不愿意投降的预备役败兵,还在自己的治下四处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员,并且委实收拢了不少心向维新政府的当地百姓,这也为他向维新政府提供集结地带来了有利条件。

    日军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瞒住在日本海域巡逻的新澳港舰队,整个运输过程有数次被巡逻的军舰遇到,虽然损失不大,只有上百名士兵被舰炮打沉到海底,但却引起了徐卫的警觉,随后他下令沿海军队加强戒备,并且以连为单位配备了新生产出的小型无线电台。

    在福井县驻防的是第四师第八团一二两个营,山本二次的联保主任公所就是一营二连的连指挥部,而山本二次也就是凭借这个便利能够准确地获知二连各排巡防的路线和时间,然后让他收拢那些预备役败兵和常备旅团的士兵及时隐蔽,从而造成了一直到整个旅团有一半人登陆也没有让二连获得任何消息的局面。(未完待续。)